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你不能不認識的金墉!

這個金墉並非那個金庸。他是一個韓裔美國人,是現任世界銀行的總裁,也是前長春藤名校 - Dartmouth College的校長。

你可能很難想像,他原本是一個醫師,而且是肺結核的專家。同時,他也是一位人類學博士。這樣的人,怎麼會變成世界銀行總裁 - 一個大多以財經背景見長的人會勝任的位置。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ki/金墉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如果你看了「30年前他聽了爸爸的話『棄政從醫』,30年後他說......」的這篇故事,你一定會被大大啟發。

本篇文章的結尾更是發人深省。

「金墉後來也坦言,他20歲的時候想的並不周全。以他的移民背景,要在全國從政其實難度極高。他確實繞了一點彎,但最後仍然走向了原本的目標,而且可能成效更大。今日,許多學生認為沒有直接選擇自己『有熱情』的科系就是一個『錯誤』,就無法實踐自我目標;其實,不一定。不同的學習歷程,將會提供你不同的視野、工具,但是不能決定你一定要走向什麼目標、過什麼樣的人生。只要心中有目標,你總能向它走去,不同的工具,可能使你有異於常人的優勢。」

我也曾懷疑自己讀醫學系七年,轉到線上教育的領域是否代表我浪費了大學的時光。但越是踏入教育的領域,我越發現醫療背景給我完全不同於教育界的insight來看教育問題。「診斷-治療」的概念其實很適用在每一個教學現場,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假設所有學生都學會今天要教的進度之前所需學會的先備知識。因此如何「診斷」出盲點,並且給予個人化的「治療」補強,才可能確保學生「健康地」學下去。

回到金墉的故事,我最喜歡引用的一句經文是「萬事都互相效力」 (羅馬書8:28) 。除了原本信仰上的意思外,也可以引申為「無論或高或低,或左或右,只要有正面的心態,人生走過的路,沒有白走的,甚至能『互相效力』呢!」

金墉在去年TEDxWBG發表了一場演講,問了一句「貧窮會永遠與我們同在嗎?」


金墉在演講的結尾說出了強而有力的"No"。我雖沒有他樂觀,但我知道,當全世界的先進國家,乃至於世界銀行都致力於消滅貧窮時,代表那些我們認為落後的地方處處是機會。商業、醫療、教育都必須要適當的發展,貧窮才有可能被終結!

花些時間讀一下這種跨領域超人的故事吧,相信會給你許多啟發。最少,也要維基百科一下,不是嗎? (當然,英文版的更詳細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